诚信专业服务
152-7486-6459

协会工作

协会工作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后医疗美容行业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后

医疗美容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长沙市医疗美容协会  王永贵

导  语

2025年5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该法从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多个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的实施,既为民营经济组织注入发展动能,也对其合规化、专业化提出更高要求。对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医疗美容行业来说,《促进法》的实施,既是医疗美容行业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是行业内民营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等需要深度探索的课题。

一、机遇:政策红利释放,激发行业活力

1、市场准入放宽,破除隐性壁垒

《促进法》明确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规定清单外领域“非禁即入”,并要求清理招标投标、政府采购中的歧视性条款。这一政策将帮助医美企业突破地方保护主义限制,尤其对中小型民营机构而言,可更公平地参与医疗设备采购、项目招标等环节。

2、融资与创新支持,推动技术升级  

《促进法》支持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开放科研基础设施,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对医美行业而言,这为医美产品如激光设备、生物材料等领域的研发提供了政策倾斜,叠加《促进法》的融资担保、风险分担机制,将加速国产医美产品的技术突破。

3、权益保障强化,规范执法环境  

针对乱收费、乱查封等执法乱象,《促进法》明确禁止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这有助于减少行业内民营经济组织因地方保护主义或执法不公等导致的经营风险。   

4、国际化机遇与出海支持  

《促进法》提出加强民营企业海外权益保护,鼓励通过政府渠道搭建海外平台。对医美行业而言,依托政策“走出去”,可能会获得更好地发展。长沙市医疗美容协会副会长单位久喜医疗美容集团,作为长沙医美行业代表率先在越南开设医疗美容医院,相信后续长沙医美行业会有更多企业出海发展。  

二、挑战:监管趋严,倒逼行业合规转型 

1、行业准入门槛提升,合规成本增加  

尽管《促进法》放宽市场准入,但医美行业的医疗属性要求企业必须符合严格的资质标准。部分中小机构可能因资质不全、设备不达标面临淘汰,生美机构因不具备医疗资质不能开展医疗美容服务。未来监管常态化将加速行业洗牌。  

2、跨部门综合监管压力加大  

医美行业涉及卫健、市场监管、公安等多部门职责。《促进法》要求强化执法协同。企业需应对更密集的合规审查,例如咨询诊疗合规、药品器械溯源、广告宣传合规性等。若未能适应综合监管,可能因“一处违规,多处受限”影响经营。  

3、市场竞争加剧,品牌与技术成核心  

《促进法》保证和鼓励公平市场竞争,头部企业凭借技术、资金和品牌优势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而中小机构若缺乏创新能力和规范管理水平,可能陷入人才流失、低价竞争等困境而生存越发艰难。  

4、人才与伦理挑战凸显  

《促进法》强调“两个健康”(企业健康发展和企业家健康成长),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医美行业需解决“黑医生”、虚假宣传等问题,加强医师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资质审核与伦理培训。如医美行业咨询从业人员,需要通过专业学习培训获得专业技术资质以适应法律监管和行业要求。  

三、破局之道:拥抱政策红利,强化内生能力  

1、借力政策,布局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医美行业民营企业可依托《促进法》的科技金融支持(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试点),加大AI诊断、数字化诊疗设备的研发投入,提升服务精准度与核心竞争力。  

2、构建合规体系,应对综合监管  

建立内部合规部门,定期审查资质、广告、药品采购等环节;利用政府等部门搭建的信用信息平台,主动公开信息,增强求美者信任。  

3、差异化定位,深耕细分市场  

针对抗衰老、轻医美等求美需求旺盛领域,结合区域优势和政策支持,打造特色服务,避免同质化竞争。  

4、强化国际合作,提升品牌价值  

通过参与(国内)国际认证、跨境医疗合作,提升品牌公信力。

四、长沙市医疗美容协会响应行动

《促进法》第五十六条规定“ 行业协会商会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发挥协调和自律作用,及时反映行业诉求,为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提供信息咨询、宣传培训、市场拓展、权益保护、纠纷处理等方面的服务”。

长沙市医疗美容协会以“充分发挥行业自治职能,快速推动行业规范发展”为核心宗旨,坚持“以诚信为基,以专业为根,以服务为本”的自治管理服务基本原则,不断加大力度,持续为行业赋能,具体为:

1、构建行业标准化体系,夯实合规基础

协会组织人员有计划有步骤编写医美行业管理规范指引手册和技术规范指引手册,以有效帮助会员单位提升合规管理和专业技术能力水平。协会根据行业动态不断出台《行业公约》,以有效遏制行业乱象,目前已出台了七个行业公约。

依托《促进法》提出的信用修复制度,协会已组织制定求美者安全保障评审标准,后续将联合政府部门建立“医美机构信用评价体系”,将合规经营、投诉处理、技术创新等指标纳入评级,并通过协会信息化平台公示结果,引导求美者选择优质机构。

2、搭建政企沟通桥梁,优化服务保障  

《促进法》要求各级政府建立畅通的政企沟通渠道,协会举办政策宣讲会,邀请法律专家解读《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帮助会员单位精准对接政策红利。  

针对执法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协会联合卫健、市监部门制定相关标准(协会已接受市卫健委安排,制定医美机构年度校验标准),并参与执法检查和调查,以减少多头执法对企业经营造成的困扰,同时有效化解矛盾和纠纷。

3、强化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促进法》支持民营经济组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协会将联合大中专院校,搭建“医美技术转化平台”,进一步提升行业专业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成果落地。  

协会积极探索协企合作模式,与医美产品供应商等相关企业深度合作,进一步推动行业内技术创新。

协会将联合中整协培训中心、人社部门等,开展行业内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对通过考核者颁发行业认证证书,提升服务专业水平。

4、全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针对行业乱象,协会有计划实施定向清理方案,对阻碍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重点版块进行有效清理。协会2025年4月28日召开的“假冒伪劣产品和非法医美联合抵制行动”发布会,即针对行业内“黑医美”、“黑产品”形成常态化打击。

对针对行业及从业人员的歧视性、限制性因素,如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中医医师执业等问题,协会将积极争取,力争解决。

5、健全纠纷调解与权益保护机制  

《促进法》强调健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协会通过专业律师和医学专家参与的纠纷调处机制,快速调解求美争议,降低企业诉讼成本。  

针对医美机构合法权益被侵害等问题,协会建立合法权益快速处理机制,及时维护医美机构合法权益。

结  语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实施,为医美行业带来结构性机遇,但其医疗属性与民营经济特点的叠加,也使行业面临“合规化”与“市场化”的双重考验。唯有主动适应监管、深耕技术创新、强化品牌价值,才能在这场法治护航下的转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医美行业的竞争将不仅是技术与服务的比拼,更是合规能力与战略眼光的较量。

长沙市医疗美容协会的自治管理能力,将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通过标准化建设、政企协同、技术创新、公平竞争市场维护和权益保护多维度发力,长沙市医疗美容协会可推动会员单位实现从“被动合规”到“主动创新”的跨越,最终在法治护航下打造“规范、专业、有温度”的行业生态。